德国房价低的奥秘——住宅合作社
来源:华尔街见闻 发布时间:2018-04-20 16:52:23
让我们再来看看德国的情况,德国的楼市可是三十年都没怎么涨过。很大一部分原因,是那里有种很神秘的住宅形式:住宅合作社。
▲ 柏林普伦茨劳贝格区的Bremer Höhe 住宅合作社
德国房价为什么这么便宜
1977年至今,30年间德国平均房价仅上涨60%,而同期个人收入却已增长3倍;过去10年里,德国物价平均每年涨幅2%,而房价每年上涨1%。
扣除物价因素,德国房价实际上在以每年1%的速度缩水。
这简直就是房子中的战斗机啊,德国的房子为毛就这么任性,咋样都不涨呢?
首先,德国可以人手一套住房。
德国目前有8200万人口,而住房总数约4000万套,完全满足了每个家庭一套住房。此外,德国每年有25万套新公寓竣工,联邦、州和地方政府手中拥有公房约300万套,都在很大程度上平抑了房价。
无论在联邦还是州、市及村镇层面,德国都有着详尽的建房规划,住房建设依人口需求而定,基本满足每个家庭一套住房。
而且,在德国人看来,住房是福利而非产业。
从房子定位来看,德国政府的政策并不把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的“支柱产业”,而是作为社会福利机制的关键一环,特别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住宅建设。
德国宪法明确规定了“德国是一个高福利国家”,与医疗、教育一样,保障居民住房也是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。这是所有房地产政策的核心出发点。
因此,各级政府从来不敢通过抬高当地地价和房价,来增加政府的房租收入或税收收入,德国也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“支柱产业”是房地产。
当然,德国法律非常健全,比如规定地产商制定的房价必须在“合理房价”的范围内,即不能超过“基准价”的20%,将房价或房租定得过高,甚至以此牟取暴利的地产商和房东,要承担刑事责任。
以上的理由,也许你都可以想象到,那么最后一点,德国打破开发商对房屋供应的垄断,同样也是影响市场房价的重要因素。
德国住宅合作社的出现,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,合作社共同建房已成为德国住宅建设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,合作建房占每年新建住宅总数的比例超过30%。
政府对合作社建房,给予多方面的政策帮助,通过鼓励自建房、合作建房,建立起多渠道的住房获取渠道,就摆脱了听任开发商任意定价的局面。这可以说是独具德国特色的住宅形式了。